鲁迅是我国著名的大文豪,他爱憎分明,嫉恶如仇,对底层百姓的悲惨生活给予无限的同情。他曾经以自己的童年玩伴章运水为原型,在《故乡》里面创造了“闰土”这个机智灵活的少年。 中...
鲁迅是我国著名的大文豪,他爱憎分明,嫉恶如仇,对底层百姓的悲惨生活给予无限的同情。他曾经以自己的童年玩伴章运水为原型,在《故乡》里面创造了“闰土”这个机智灵活的少年。
中年以后的章运水却被沉重的生活压得麻木不仁,贫困不堪,年仅57岁就病逝。章运水留下五子,如今后代现状怎么样了?
鲁迅出生在官宦之家,从小家境优渥,衣食富足,是人人羡慕的富家公子哥儿。他曾经去日本学医,想要用精湛的医术替百姓治病,为百姓解除病痛之苦,让中国人不再被冠上“东亚病夫”的骂名。
可是当时的社会黑暗不堪,列强在中国为非作歹,封建军阀为争夺地盘混战,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,却麻木不仁。
争取自由、民主的进步人士被统治者枪决,无数百姓挤挤囊囊围观看枪决,没有惋惜、愤怒、只是为了观赏这刺激的杀人场面,甚至还有百姓把牺牲者的鲜血弄回家沾着馒头吃掉,也就是所谓的“人血馒头”,想要以此来治疗痨病。
展开剩余86%鲁迅得知这些状况之后,胸中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愤慨之情,国民的思想是如此的愚昧,实在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。在这样的情况之下,与其治疗他们的身体,还不如先治疗他们的思想。于是,鲁迅弃医从文,力图用自己的文字唤醒国人。
偶遇故人
1919年,鲁迅回到绍兴老家接母亲去北平生活,遇到了童年的伙伴章运水,两个人已经有二十多年没有见面,鲁迅看到故人欣喜若狂,原本想要拉着章运水叙旧,不料章运水的一声“老爷”让他彻底呆住。
此时的章运水在生活的无情碾压下,瘦得皮包骨头,弯腰驼背,一双眼睛犹如秋风扫过一般,失去了光泽,形容枯槁。见到鲁迅,他由最初的欣喜,逐渐变得自卑、痛苦。
这些年来,他遭受了太多的磨难,压得他透不过气来,他的苦水如同滔滔江河,终于在鲁迅面前决堤而出。章运水苦难的生活是一个略影,当时社会上广大的农民都是过着这样苦不堪言的生活,他们拼尽全部的力气,也难以支撑起一家人的小日子。
鲁迅回到北平之后,心潮澎湃,感慨万千,久久难以平就。不久以后,他就写下了一篇著名的文章《故乡》。
在这篇文章里,他深情回忆了自己与闰土的童年生活,那个朝气蓬勃的少年带着银项圈,会在月夜里守瓜地,会高举钢叉射猹,会去海边捡贝壳……真是无所不能,充满了无穷的乐趣,让一直生活在高墙大院里的鲁迅羡慕不已。就是这样一个明媚的少年却被生活压弯了腰,实在让人不能不感到心痛。
1934年,绍兴遭遇罕见的洪灾,章运水的田地颗粒无收,家里连吃的东西都没有。他又得了重病,根本无钱医治。不久以后,他就在贫病交加中凄惨离世,年仅57岁。
鲁迅的“闰土哥”有5个儿子,这些孩子们最初生活并不理想,依旧跟闰土一样在贫寒中颤抖,卑微得如同蝼蚁。但是他们靠着自己的不懈努力,终于改变了自己的命运。后代子孙个个生活富足,安居乐业,终于摆脱了闰土的命运。
闰土的大儿子依旧延续闰土的生活轨迹,守着家里的几亩薄田,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的日子,有空闲就到有钱人家做帮工赚点零花钱。他膝下有二子一女,夫妻两个人拼尽全力刚好解决温饱,至于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实在是想都不敢想。
可是命运总是喜欢在不经意间给人一记重拳。不久以后,闰土的大儿子因病去世,家里突然失去了顶梁柱,只剩下一个寡母带着三个嗷嗷待哺的孩子,这日子简直没法过去。
俗话说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”,这三个孩子特别懂事,深知家里的艰难,都自告奋勇出去打工赚钱,补贴家用。虽然收入微薄,但是一家人还不至于饿死。可是天有不测风云,小女儿突发疾病,无钱医治,一家人束手无策,眼睁睁地看着她病逝。
长在新社会的闰土后人
解放之后,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劳动人民当家做主人,再也不像过去那样做牛做马,任人宰割,饱受欺凌。闰土的大孙子章贵是赶上了好时代,他没有辜负这个好时代。
他对这个新社会充满了憧憬,一心想要干出一番事业。他深知要做大事,没有知识没有文化行不通。于是16岁的他,原本早已经错过了读书的最佳时期,却雄心勃勃地拾起了课本,这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了。
白天上班,晚上来到扫盲点学习。很多来参加扫盲的人大多是为了应付任务,敷衍了事,并没有太多的心思花在上面,对他们来说认得几个字就万事大吉了。
可是章贵却不一样,他是竖起耳朵认真地听老师上课,用自己已经不太灵活的手一笔一划书写老师布置的作业。因此他的进步也很快,从目不识丁到博览群书,他只花了短短几年的时间。
后来国家要成立鲁迅纪念馆,需要招聘工作人员来管理纪念馆的日常。考虑到章贵祖上和鲁迅家族渊源颇深,两家是多年的世交,于是上级就聘请章贵去鲁迅纪念馆工作。
章贵从此有了稳定的工作,自然欣喜若狂。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份工作做好,把鲁迅的精神发扬光大。于是他在鲁迅纪念馆工作期间,刻苦研读有关鲁迅的文章,把鲁迅的著作更是看得滚瓜烂熟,也对鲁迅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,对鲁迅的高尚人格崇拜不已。
他写出了几十万字有关鲁迅的评论发表在各大报刊上,成了研究鲁迅的专家。1982年,他出色的工作成绩被上级肯定,开始担任鲁迅纪念馆的副馆长。
后代交往密切
缘分有时真的是很神奇的东西。当年鲁迅跟闰土一见如故,结下了深厚的友情。多年以后,鲁迅的儿子周海婴来到鲁迅纪念馆,见到了章贵,两人竟然也有一种“相见恨晚”的感觉,彼此之间亲切交谈,没有任何的隔阂和疏离感。
此后他们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,周海婴只要来到绍兴就会去看望章贵,而章贵去北京也会去周海婴家里小住,两个情同手足。后来周海婴去世,章贵悲痛不已,还发文悼念他。
如今章贵的两个孩子还跟周家的后代常来常往。章贵说:“我要我的后代与周海婴的后代一直交往下去,这就叫一往情深、源远流长啊!”
如今章贵已经退休赋闲在家,他的晚年生活过得很惬意。养一些花花草草,读读报纸,看看新闻,有空去外面健身锻炼,身子骨很硬朗。
他的两个孩子也很有出息,儿子是一家证券公司的经理,女儿是一家学校的教师,他们生活富足,家庭美满。再也不用像他们的祖辈闰土那样,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。
小结:
生在不同的时代,就会有不同的命运。闰土出生在那个暗无天日的旧社会,就算拼尽全力,也没有办法过上幸福的生活,这是时代的不幸。好在他的后代赶上了好时代,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,都过上了不错的生活。想必闰土在泉下有知,也会瞑目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